正文 032、二踢脚

作品:《重返激情年代

    “来!这是你建军哥!”

    大老黑招呼两个女儿过来跟哥俩打招呼。www.kmwx.net

    刘大妈虽然比叶淑珍大几岁,但结婚晚,两个孩子比童建军还小。

    刘大妈的相貌虽然不如叶淑珍她们几个顺溜儿,但年轻时也应该算的上中等水平。

    可不幸的是,两个女儿都随了老爸了。

    不光肤色随了,身材也随了。

    寒暄几句,大老黑问起童建军的情况。

    “建军当了三年兵了吧?”

    “是啊,再有一年就该回地方了。”

    “没争取提干啥的?”

    建军摇摇头:“现在提干一般都是军校出来的。”

    大老黑点点头:“早点回来也好,凭你这个政治面貌和精神面貌很容易安排。”

    刘大妈在一旁说:“建军这大体格子,不当公安可惜了。”

    童建国不由得敬佩万分。

    这刘大妈不亏是干街道工作的,察言观色能力极强。

    大老黑笑了:“干公安光有大体格子可不行……”

    活生生的例子在这里摆着呢。

    童建国连忙说:“嗯,干公安可不简单。”

    大老黑点点头:“看建军这精神头干公安能行。”

    “我家建军精神头可足了,”童建国忍不住吹嘘,“他在部队是特种兵呢。”

    “特种兵?”

    这会儿的部队其实还没有特种兵这种称谓。

    童建军连忙更正:“就是普通的侦察兵。”

    “侦察兵也不简单啊,算的上是兵王。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过硬。”

    反正童建军还有一年才能转业。

    这会儿把话递到就可以了。

    起码让大老黑有点印象。

    没有春晚,没有互联网,甚至连短信都没有的春节,一样过得很充实。

    鞭炮声稀稀落落,因为没人舍得成盘成盘地放鞭炮。

    都是把一盘鞭炮拆开了,一个一个放。

    最小的竟然有50响的。

    绝大多数都是100响、200响。

    500响就已经很奢侈了。

    童建国咬咬牙买了两挂1000响的鞭炮。

    一挂迎年,一挂送年。

    哥俩举着一根大竹竿儿,把1000响鞭炮挑的高高的。

    这会儿放鞭炮都用竹竿或棍子挑着。

    一来这会儿的鞭炮质量不算好,放在地上很容易熄火。

    二来挑高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哑炮。

    “噼里啪啦”,没一会儿功夫1000响就放完了。

    一旁环伺已久的半大孩子们纷纷扑过来,趴在地上在鞭炮屑中翻找着,寻找哑炮。

    建军显然意犹未尽,站在院子里又放起了二踢脚。

    “建军!放这里!放这里!”

    童建国在煤槽边儿上架起砖头。

    这二踢脚有擀面杖那么粗,快赶上纸手榴弹了。

    童建国招呼半天,建军却不肯过来,嫌放在砖头上放不过瘾,偏要用手指捏着。

    这二踢脚顾名思义就是两响。

    第一响飞出去,到了半空中再爆炸。

    出故障的时候也会有。

    比如两响变一响直接在手里炸了。

    轻的把手炸伤,重得蹦到脸上、身上。

    “戴手套!戴手套!”

    童建国又拿来棉手套。

    童建军还是不肯戴:“不得劲儿。”

    实际上,像童建军这样的年轻人玩鞭炮都很稳。

    他们手拿二踢脚时,只是用手指捏住二踢脚的一点点边缘。

    胳膊也伸出老远。

    二踢脚真炸膛时,他们也能反应过来,直接扔出去。

    童建波拿来毛线手套,叶淑珍也在一旁大声训斥:“别嘚瑟!戴手套。”

    童建军这才戴上毛线手套了。

    “砰!啪!”

    童建国站在一旁忐忑不安地看着,看着老弟一口气放了十几个二踢脚子。

    没有一个哑炮的。

    顿时长出一口气。

    再看老爸老妈,人根本没像童建国那么紧张。

    真是零零年代不懂70年代的彪悍。

    或许也是越活越抽抽了。

    童建军放完了二踢脚子,又放大炮。

    这大炮就是大个儿的爆竹。

    比二踢脚小点,也有大拇指那么粗。

    这大炮玩的也是手疾眼快。

    在手里点燃,眼看烧到一半引信时扔向空中。

    “砰!”地一声。

    除了鞭炮就是鞭炮。

    魔术弹、闪光雷,各种礼花,那要等80年代以后才会慢慢出现。

    经过兴奋的一整晚之后,大年初一就到了拜年的时候。

    小时候,童建国最喜欢这项活动。

    房前屋后转一圈儿,口袋里就会塞满瓜子、花生和糖块儿。

    参与拜年活动的一般都是孩子。

    父母会盘腿坐在家里炕头,等着别人家的孩子登门。

    这里的孩子指的是没结婚的,跟父母一块儿过的人。

    或者结婚生子了,但儿女太小,无法替自己代劳的人。

    拜年只有半天时间,也是紧忙乎。

    先是房前屋后的街坊邻居,然后蹬上自行车拜访城里各处的同事、同学、老相识。

    童建国跟赵君这也是第一年。

    由于两人是刚确立关系,还没得到双方父母的首肯。

    按照当地的习俗,童建国应该初三以后拜访。

    正好赵君初二这天晚上值班,童建国就过来陪陪她商议一番,然后第二天再到她家拜访。

    “快点吃!老大!”

    童建国在桌子前磨磨唧唧吃着,叶淑珍在一旁催促。

    “哎呀,着啥急?”

    “你吃饭,人家不吃饭啊?”

    “人家自己带饭呢,我就是给她送点麻花丸子当零食吃。”

    “这么好吃的东西当零食吃不可惜了。”

    自上一次急赤白脸以后,童建波一连好多天没跟老妈说过一句话了。

    这会儿也只能用行动支持老哥。

    原来吃饭迅速的她,也磨磨唧唧陪着老哥。

    只有老弟建军跟老妈一样着急。

    他飞快扒拉着饭说:“哥,妈说得对,你去跟赵姐一块儿吃饭那多带劲?”

    “也是啊!”

    童建国这才放下筷子起身了。

    叶淑珍连忙将提包递过来。

    童建国捏了捏,提包里的体积远甚于一个饭盒。

    为了保温,叶淑珍一定用布和棉花层层包裹了。

    其实用不着这么这样。

    东门外这里离市中心医院没多远。

    骑车也就七八分钟。

    童建国蹬着车子过来时,赵君刚好打开饭盒,正准备吃晚饭。

    “哈哈!你真有福!”

    “带什么好吃的了?”

    “你尝尝这个萝卜丝丸子。”

    童建国打开饭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