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太白晨曦 第十五章 明月几时有

作品:《帝疆

    只见曹奕一个人坐在那,口中念念有词,看嘴型就是最后的“祝长寿,比神仙。”,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个喜庆祝福的词令,却让曹奕看上去那么那么消沉和悲伤。

    “爸爸妈妈……你们此时还好吗?是否已经从我死亡的悲痛中走了出来?那个世界的今天是否也是中秋佳节呢?……可惜我们再也不能团圆了,我好想能和你们一起过这个中秋啊!”曹奕想到后面,眼眶里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掉了出来。

    杨知府默默看在眼里,心里寻思着,难不成曹奕想念他那个一直在戍边打仗的老父亲了?看来这曹奕不但是才高八大的大天才,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孝子。想到这里,也不由羡慕起那曹使相了,果然虎父无犬子,将门世家,却生了一个谪仙之才的儿子,真是生子当如曹昭正。

    吕老刚才在上面倒是又深入浅出的点评了一番,不过此时曹奕正在下面独自一个人思念前世的父母,摇头叹气,也没听到吕老的点评。

    不过晏殊倒是注意到了曹奕的举动,虽说文无第一,但是之前两轮的比试曹奕所表现出来的才学实在太高了,所以晏殊自然希望自己的词作能得到曹奕的认可,只不过看曹奕的举动好像对这词不甚满意,一直摇头,喃喃自语着什么。

    晏殊心里一时也想听听曹奕的高见,随即转过来向曹奕鞠了一躬,“昭正兄,同叔作品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小弟看你一直在摇头叹息,如有哪处词句不甚好,恳请昭正兄不吝赐教”

    “同叔兄过谦了,曹某摇头叹息皆是因为同叔兄的中秋词令写的委实太好,令我动容,尤其最后‘祝长寿,比神仙!’,让我想到了我那父母……我那父母已年过半百,两鬓衰白,却分隔两地,聚少离多,我对于父亲的记忆更是少得可怜,此刻想起,曹某为人子,却不能替父分忧,家父与兄长戍边西北,为天子守国门,也替大炎朝数千万百姓护平安,家父家兄持戈披甲征战边疆负重前行,而曹某无能只能在太平的后方舞文弄墨,彼思及此,是故伤心叹气。”

    吕老看曹奕如此说,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曹奕你言重了,曹使相乃本朝开国第一良将,美誉传天下,世人皆尊之爱之,且文臣武将,于家国天下苍生社稷并无二致,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文能安邦平天下,武能鞍马定乾坤,吾辈文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当以天下为己任,方是正理。”

    随后吕老又举起手中的酒盏,对着西北方向,说了句“让我们敬一盏曹使相及镇守边疆的将士们!”随后在场诸人皆端起酒杯遥敬西北。

    曹奕喝完手中的酒,将酒盏重重拍在了桌子上,走至晏殊之前写词令的案几前,晏殊自然知道曹奕的意思,微微侧身让开,不过他并未走开,而是立于旁侧,打算第一时间观看并诵念出曹奕所写的词令,他有种预感,接下来的曹奕势必又会引起一番轰动。

    曹奕先是抬头看了看挂在天边的圆月,叹了口气,手握着毛笔在纸上刷刷刷的写了起来,晏殊在旁边看着,帮忙将写好的字念出来。

    “水调歌头……”晏殊的语气清朗,整个诗会现场都听得清清楚楚,晏殊也调整了下姿势,想着以水调歌头的词律诵念出来,观看的容色和站姿也变得正式起来,照着第一句念出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水调歌头的第一句念完,现场静得仿佛都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吕老、狂公和杨知府三人原本闭眼坐在上首和着水调歌头的曲调用手在大腿上拍着节拍,此刻都不约而同的睁开双眼站立起来,看向曹奕的方向,内心震惊!

    在座的诸位才子都是腹有诗书之人,此刻还未听完上半阙,便已察觉出这首词意境的空灵、大气和悠远。开头看似简单的一问,却把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对宇宙元初,阴阳造势的诘问给问出来了。千年前,屈原洋洋洒洒做《天问》问过,几百年前,唐朝诗人李白写“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也问过,到了今日金陵诗会,曹奕曹昭正他也如此问了!

    “我欲乘风归去……有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晏殊清朗的声音继续传入众人耳中,曹奕继续刷刷刷的挥毫疾书,只这上半阙,便让许多人变了脸色。

    从天上宫阙写到何似人间,从“我欲”到“又恐”再到“何似”的心境转折,在大开大阖中,将众人从幻想回到现实,从出世回归入世,显示了曹奕开阔的心胸与远大志向,为这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孤高得旷远,放达得率真。

    晏殊神色复杂地看了看在奋笔疾书的曹奕,又环顾看了看四周被震撼到的才子,方才继续读出下阙。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晏殊念完之后,又整体通读了一遍,过了好久,方才叹了口气:“此词,真乃天仙化人之笔,非谪仙不足以写出如此空灵气势……”

    “好词啊!好!”安静里突然有人冒出来夸了一句,自此之后,似乎把所有人都给震醒了,纷纷夸赞起来。

    杨知府看着此时在低头沉思的曹奕,仿佛就看到了一个正在缓缓崛起的千古文豪,内心暗中决定,一定要在曹奕还未起势成长起来之前,好好栽培,此时虽算不得雪中送炭,但总比以后锦上贴花来得好些,总能给人留下更多的好印象。

    “人有悲欢离合,越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狂公站在上首,摇头晃脑,诵念了两遍,缓缓说道。

    “上半阙纵写,高屋建瓴;下半阙横叙,峰回路转,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全篇皆是佳句!”随后狂笑两声,朗声说道:“中秋一词,曹昭正《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当浮一大白!”说完端起酒盏,仰头灌下。

    此时吕公用手碰了碰旁边的狂公,大意是在场这么多学子也做了中秋词作,这种话私底下说说就行,现在这么说,一来打在座诸位才子的脸,二来就是把曹奕架在火上烤了。

    狂公不负他“狂”字之名,狂笑一声,继续说道:“吕公当心胸豁达才是,既然心中认可,有啥不可夸的,你不也说‘《秋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嘛’,曹奕曹昭正他就是有这才能,难不成还让他故意屈才不成”

    吕老见狂公把他私底下的评论也公之于众很是无奈,向曹奕点头歉意的笑笑。而曹奕只能默默苦笑了,这两位宿老,这下可真是捧杀了他。

    当那张写有《水调歌头》的纸笺传到吕老手中的时候,吕老还是又诵读了两遍,口中赞叹不已,当然,作为评审,还是要给这篇《水调歌头》做点评的。

    “这首词的上阙,因明月而生天上之气想,下阙因明月而感人间之事实,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词中的浩荡之气,空灵意境,超绝尘凡。”

    吕老顿了顿,看着正默默在听自己点评的一众才子,当然也包括曹奕,也正在虚心的听着。吕老继续说道:“起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问月,奇思妙想,犹如破空而来,用意源自李太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这里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承上意,疑问结尾,既不知道圆月几时有,所以也不知道至今天上为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盖因问之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惟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虚实结合,从实的来讲就已非常高妙,如果以虚的寓意来说就更有缥缈意境。”

    吕公喝了口酒,继续说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仍然承接上句,但已从幻象回到眼前的现实里来,既然不能乘风归去,那便只能徘徊于月下。自首句开始到结尾这句,一气呵成犹如黄河之水奔放而下,颇有狂风骤雨般的大气势、大格局。”

    “下阙写实,写月光照人无眠,后面意境越来越深刻,前后自成妙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写月圆人不圆,初看颇有恼月之意。待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却话锋一转,讲世事无常,人月难两全,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讲人与月既然自古难两全,惟有各自保护好身体,借月表明思念之情。原意虽然是从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变的,不过加上‘但愿’二字后,则更加情深意切了,通篇九十五字,字字珠玑,句句佳品……”

    在场诸人也是被这接二连三的夸赞给震撼到了,纷纷议论起来,不到半小时,曹奕曹昭正和他的《水调歌头》,“天仙化人之笔,非谪仙不足以写出”、“中秋词,曹昭正《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以及“《秋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的评论就传遍整个江宁城了,这还只是晚上临近半夜,待到明天,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