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题目

作品:《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

    这个时候,朝中的争论也告一段落。

    争执的双方都不说话了。

    不是争出来结果,而是过了这么长时间,该赢该输的早就定了。

    再争下去,也没太多意义。

    武将们有些幽怨。

    陛下放任他们争论,半天都不下决断,明摆着也是想知道比试结果嘛!

    而在某些有心人眼中,刘彻的沉默不语,就成了有心要打压唐奇。

    毕竟《大汉少年颂》是注定要天下推广的,而推广越深,唐奇的影响力也就越发深远。

    对帝王来说,控制臣子对天下的影响力,那是刻在血脉里的本能嘛!

    君不见陛下虽然独尊儒术了,董仲舒的地位却也就那样,也没被天下儒生奉为儒门之首。

    董仲舒所学的公羊儒,也没被定性为儒家各派中的正统派系。

    不也是如此?

    尤其现在因为独尊儒术的关系,道、墨等学派的人,已经把董仲舒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一天到晚不知多少人盯着,就找到他的把柄,直接送人上天!

    咱们陛下虽然没惩治董仲舒,可也没把那些参他的人如何啊,最多也就斥责两句而已。

    别说什么律法不律法,真要办谁,养着那么酷吏是吃干饭的?

    看主父偃提出并替陛下执行推恩令,一手背了多少诸侯王死难的黑锅,一跃而成为中大夫。

    结果如何?

    自齐王自杀之后,朝中对主父偃的攻歼一日胜过一日。

    要不是陛下突然神秘失踪,归来后再没提起的话,此人恐怕早就死了!

    现在的主父偃虽然还是中大夫,但多久没被陛下召进宫对谈过了?

    日子也一日难过一日,至今还要时不时承受御史中丞的质询,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几十岁。

    陛下可曾问过?

    也就是没死罢了。

    现在的唐奇,比之主父偃、董仲舒如何?

    不少人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有些黯然神伤。

    咱们这位陛下,用人的确不拘一格,可也真的是不念旧情呐……

    感慨归感慨,却不耽误有些人落井下石。

    早早下了决心,等下朝后就跟义纵联络联络感情。

    陛下要办人,咱们多递几把刀子,多少也能换点圣宠不是?

    根本没人觉得唐奇会赢。

    数术是多高深的学问,不吹不黑的讲,太学里的博士都不一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你一个区区二十岁的年轻人,文采斐然可以说是天赋。

    不可能连数术都懂!

    那可是就算有天赋,也要有名师教导,勤学苦练才能勉强入门的学问!

    陛下不阻止,明显就是要压一压唐奇的威望!

    那事实怎么样呢?

    白发苍苍的主父偃垂着头,和身侧同样垂首不语的东方朔暗地里对了个眼神,相视而笑。

    一群蠢材,连陛下的心思都摸不准,还想要圣宠!

    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一片寂静中,丞相公孙弘突然起身上前,躬身道:“陛下,安定候毕竟做出了《大汉少年颂》的雄文,不论比试结果如何,都当召见行赏才是!”

    “嗯,丞相说得对。”刘彻也终于发话了,“传朕口谕,命安定候唐奇即刻入宫觐见!”

    “诺!”

    立刻有膀大腰圆的郎官答应,飞奔出殿外。

    刚跨出门槛,就和另外一飞驰而入的郎官撞了个正着,差点摔地上。

    “报——”

    那郎官也来不及拍灰,入殿便拜倒在地:“陛下,臣打探的结果,安定候赢了数术的比试!”

    “什么!”

    “这不可能!”

    “是不是搞错了!”

    未央宫正殿顿时沸腾起来,无数官员目瞪口呆,以至于不敢相信。

    刘彻也恍惚了一瞬:“你所说属实?”

    “臣不敢欺瞒陛下!”

    那郎官朗声道,并将唐奇和杜忠二人的比试经过,包括二人所出的题目都一一道来。

    众文武官员听得头晕目眩。

    鸡兔同笼还好,就算解答不出来的,多少也听过这道题。

    那注水放水是什么鬼?

    哪儿的水池会如此造作,浪费宝贵的水!

    去年夏天才大旱呢,来人,给本官拖出去砍了!

    这一秒,无数官员的脑海中,也闪现过了和太学生们同样残暴的想法。

    武将们也不例外。

    现在的武官可不是和“不学无术”、“大字不识”、“莽夫”联系在一起的,文武之间的边界并没有那么分明。

    文官一样提刀砍人,武将同样吟诗作赋。

    放到此时,也就是同样的懵逼,同样的怀疑人生。

    这都是些什么鬼!

    那唐奇是哪儿蹦出来的,脑子里哪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题目!

    刘彻嘴角抽了抽:“唐先生可曾解答?”

    本想直接考教殿中的官员,可扫了眼底下群臣的表情,汉武大帝明智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给太学生出的题目,要是朝中这么多精英都答不出来,脸面何在!

    “回禀陛下,安定候的确解答了。”郎官面露难色,“可数术的学问着实太过精深,臣听不懂也记不住,请陛下恕罪。”

    刘彻无语。

    那能怎么办呢,莫非要把这郎官拖出去打屁股?

    算了吧,反正唐奇等会儿就到了。

    “还有什么吗?”

    刘彻郁闷的问,环视大殿一圈,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郎官低着头看不见皇帝,也不知道他家陛下现在很尴尬,只是如实的把唐奇嘱咐学生们的那通话,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

    殿中瞬间落针可闻!

    “安定候,真那么说?!”

    首先出声的却不是刘彻,也不是其他高官,而是差点被揣进历史长河里的董仲舒!

    这位当世名儒兴奋的立起上身,呼吸急促不已:“那安定候,果真是如此嘱咐学生们的?!”

    郎官满头雾水,看了眼天子才道:“的确是这样。”

    “好,好啊!”董仲舒猛地跨出来,对刘彻一揖到底,满面胀红道,“恭喜陛下,我大汉得一贤才啊!”

    出乎意料的是,董仲舒此前每次发言,都会有不少人反驳。

    这次却无一人出声。

    大多数官员,还处在震撼之中。

    只有董仲舒亢奋的喊声,在大殿中回荡:“夫子言,有教无类,臣今日才得见我大汉有如夫子者。”

    “陛下,安定候乃贤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