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048章 医生之间的交流

作品:《明朝大医

    石生为方小彘所做的这个手术虽然很不容易,但要是放在现代,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在大明王朝的正德年间,这可就是天大的新闻了。www.83kxs.com

    在这个时代,就算把它称作起死回生之术,也一点都不为过。

    这件事迅速的传开了,在整个扬州府的医疗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那些名医们有的感到惊讶,表示一定要拜会拜会这位年轻的大医。有的却表示怀疑,说纯属谣言,扬州府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医生呢?

    当然,后者占了大多数。

    虽然据史载,中华的外科手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就有“顺着五脏的腧穴,于是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连结筋络,按治髓脑,触动膏盲梳理横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炼精气改变容貌气色。”这种骇人听闻的记述。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也有“刮骨疗伤”“剖肚清肠”的壮举,到了明朝,外科学有了明显的发展,外科理论知识也有所提高,同时也发明了一些外科手术和医疗器具。

    但这一切,仿佛离大家都太遥远了。

    在整个古代中华历史上,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另外,由于手术器具、消毒水平、前人经验积累传授等方面的不足,就算是能做这些手术的人,其成功率也是很低的。

    因此,医学界有人怀疑石生所做的这例手术的真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若不是亲眼所见,又有谁会相信呢?

    这件事在普通百姓中则被添油加醋,传得神乎其神,说有一个孩子的脑袋都掉了,被石大夫捡起来缝上,那孩子竟然奇迹般的活过来了。

    这真是神化般的传说。不过,这在医疗水平十分低下的古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而言之,石生一时成了扬州府知名度很高的人物。

    在扬州府的医生当中,有一个对石生的医术深信不疑,他就是扬州府比较有名的医生柳大夫。他和石生在何永宁府上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柳大夫确定何永宁家的少爷何得寿已经无法挽救了。但何永宁一家人却一直缠着他,希望他救救他们的儿子,这让他十分无可奈何。

    正在这个时候,石生及时出现了,为柳大夫解了围。

    柳大夫当时认定,石生肯定是一个到处行骗的江湖医生,不过想在何家骗几个钱罢了,他根本就不可能医治好何家少爷的。

    但是后来,柳大夫打听到,那个被他认为是江湖医生的毛头小伙竟然真的医好的何家少爷,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自那以后,他都没脸见何家人了。

    他本想亲自登门拜访石生,但他一直没有勇气,作为一个行医数十年的老医生来说,他实在放不下自己的尊严。

    但自从柳大夫听说石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成功的做了手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后,他再也坐不住了。无论如何,他也要亲自拜访一下这个不同寻常的年轻人。

    他带上礼物,带着虔诚,敲响了胡府的大门。

    见了石生,柳大夫拱手道:“老夫久仰石大夫大名,因此冒昧前来拜访。”

    石生感觉这个人有些面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来。“请问阁下是?”

    柳大夫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夫姓柳,人称柳大夫。我与石大夫可是见过面的。”

    石生这才记起,这个人就是他在何府门前所遇到的那个柳大夫。

    石生非常礼貌周到的接待了他。在交谈过程中,石生发现,柳大夫是一个中医理论功底非常深厚的医生,并且有多年的医疗实践,确实非常了不起的。

    柳大夫对方剂学特别有研究,对方剂的理、法、方、药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多年来,他搜集民间各地单方、验方、选方、土方、偏方,以一二味小方居多,都非常容易找到药材。

    他通过反复实践、验证、提高、升华,使一些民间毫不起眼的小方子,变成简单而有效的治病良方,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除此之外,他还对治疗暑温、中风、感冒、伤风、瘟疫等疾病的方剂非常熟悉,真是一部方剂学的活字典。

    石生心里非常明白,在这方面,他与柳大夫还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石生也跟柳大夫介绍了一些先进的医疗方法和理念,并和他交流了西医的一些常识。柳大夫听后非常感慨,同样是医生,这差距怎么就如此之大呢?

    他哪里知道,这种差距可是数百年的差距啊!

    “老夫痴长几十岁,行医数十载,却比不上石大夫一根毫毛啊!说了不怕石大夫笑话,你所讲的这些医疗理念和方法,老夫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啊!万望石大夫不吝赐教。”柳大夫十分真诚的说道。

    石生笑了笑,说道:“柳大夫过奖了,在医术方面,你我各有所长而已。前辈所知道的很多东西,我却知之甚少。比如前辈对方剂学的掌握程度,晚生就是穷此一生,也无法望其项背啊!”

    在柳大夫的印象里,医术如此逆天的石大夫,一定不屑于与自己交流的,没想到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也十分谦逊随和,真是德艺双馨啊!

    柳大夫对石生更加敬重了,他对石生说道:“既然如此,那不如这样吧,我们以后定期进行毫无保留的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不知石大夫意下如何?”

    对于石生来说,这真是求之不得呢。虽说自己可以通过书本和网络学习中医知识,学习掌握方剂学,但毕竟不如向这方面的专家学习交流来得更便捷有效。“如此甚好,咱们一言为定。”

    石生与柳大夫的这次交流,可谓意义非凡。

    通过交流,他们彼此都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也都表明了互相学习的意愿,这对提高两个人的医疗水平,甚至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都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