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分庭

作品:《谋断九州

    (求收藏求推荐)

    皇帝带着侍卫离开,长公主不住摇头,向欢颜道:“你太让我失望了,湘东王与王妃会更加失望。”

    湘东王夫妇常年不在京城,欢颜对长公主比对父母更亲,恳切地说:“物极必反,长公主该劝陛下悬崖勒马。”

    长公主脸色微变,“你怎么敢?”转身离去。

    “我不该说那四个字。”欢颜叹道。

    皇帝名为“万物”,单说“物”字虽不犯讳,但是“物极必反”却不好听。

    楼础茫然道:“为什么将你留下?”

    “败坏我的名声?可我这些年来一直恣意妄为,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名声。要不然就是让我与十七公子生离死别,陛下与长公主以为大家都以为我想嫁给你。”

    “但你不想?”

    “既非想,也非不想,为什么我一定要想着嫁给谁呢?就因为我是女儿身?因为我赞扬了某个人的文章?如果我是名男子,无论我的赞扬有多夸张,也不会被人误解。”

    楼础有些羞愧,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得一知己,此生无憾。”

    “是不是真知己,还要再看。陛下让咱们猜测秦州的‘意外’,何不就此开始?”

    “稍等。”楼础进屋里搬出两张凳子,分别放在庭院两头。

    庭院不大,无风无雨,正是隔院清淡的好时节。

    院门外,一名宦者探头看了一眼,立刻消失。

    两人都不在意,各自坐好,欢颜道:“十七公子先请。”

    楼础也不客气,“大将军已有防备,皇甫父子被强留军中,自身难保,此前被收买的孙、华二将也不可用——我猜陛下接下来要用的人是萧国公曹将军。”

    “如何用?”

    “曹神洗掌管军粮,若是关闭潼关,扣押粮草,大将军所部两万将士十日内必乱。”

    “秦、并二州隔河相望,大将军若向沈氏求助呢?”

    “陛下有可能亲率大军,先行讨伐并州,断大将军后路。”

    “嗯,是个方法,但是比较麻烦,曹神洗不是皇甫父子,未必愿意卷入君臣之争,亲征并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沈家反形未露,陛下此时征讨,有违众心。”

    楼础不认为皇帝会在意“众心”,但是没有纠缠,转而问道:“阁下的猜想呢?”

    听到“阁下”这个称呼,欢颜脸上露出微笑,正要开口,楼础抬手请她稍等,然后向门口探头的宦者道:“有劳尊管,给我们沏杯茶。”

    宦者消失,很快进来,而且是两个人,真的去堂屋里端出两张小几和两套茶水,放置在楼础与郡主身侧,随后躬身退出。

    “陛下没太为难咱们。”楼础笑道。

    “与陛下无关,是下边的人怕你我出事,无法向陛下交待。”欢颜拿起杯子品了一口,温热,比凉茶好些,“这场游戏还没结束,陛下需要咱们活着,至少当个见证人。”

    “陛下有点特别。”楼础没想出合适的词来。

    欢颜笑道:“陛下当然特别。嗯,该我说了,我猜陛下接下来要用的不是曹将军,要伐的也不是沈家,而是要利用兰家,攻打皇甫家。”

    “这时攻打皇甫家,是因为冀州空虚,事半功倍,还能给明年远征贺荣部做准备。”

    “没错,远征贺荣部事在必行,陛下很可能会亲督大军,而且陛下不喜欢全线防守,必然是派几路大军深入漠北,将贺荣部王公大人一网打尽。”

    “又是一网打尽。陛下好像特别想要御驾亲征一次。”

    “陛下说过,开国君主无不以战立国,身后留下诸多掌兵重臣,国家纲纪混乱,十有**源自于此,所以继位之君必须亲征以立威,一是镇压权臣,二是赢得军心。”

    楼础想了一会,“还真是这个道理。”

    “陛下很多话都有道理。”

    “陛下会如何利用兰家呢?”

    “兰将军在秦州平乱一年有余,说不上根基,至少对当地将士比较熟悉。”

    “找人刺杀大将军?”

    “应该不会,陛下憎恶这样的手段。”欢颜笑了笑。

    楼础不以为意,点头道:“就像手杀骆御史、囚禁广陵王,无论手段怎样,陛下要给天下人一个‘光明正大’的印象。”

    就连酒杀张释端,皇帝也要让众人亲耳听到世子认罪。

    “出力者必是兰家,但究竟要怎么做,我就猜不出来了。”

    两人沉思默想,楼础觉得欢颜的猜想更加合理,问道:“兰家有人随军西征吗?”

    “这次没有,但兰将军的两个侄儿没有随他返京,应该还在秦州守城。”

    “守城”楼础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转而觉得不可能,笑着摇摇头。

    “十七公子为何有话不说?”

    “因为太过匪夷所思——或许匪夷所思才符合陛下的风格——我猜兰家二将可能奉密旨弃城,让与乱民,将祸水引向立足未稳的大将军。大将军若战死沙场,陛下满意,若大败而归,名声扫地,陛下可以‘光明正大’地夺取兵权。”

    “利用乱民?”欢颜的确觉得匪夷所思,“乱民乃是乌合之众,与官兵交战时,往往十不敌一。兰将军在秦州时连战连胜,只因兵少,才让乱民散而复聚。这样的乱民,即便有二十万人,怕也不是大将军的对手吧。”

    楼础笑道:“那就是还有别的办法。”

    片刻之后,两人几乎同时开口,一个说“太子”,一个说“梁升之”,随即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太子与梁升之是一回事,太子年幼,主事者必是梁升之。

    “梁太傅老谋深算,与陛下一样厌恶朝中的掌兵武将,或许能为陛下想出好主意。”欢颜猜道。

    “或许舍弃梁升之,能给大将军按上一个不可饶恕的罪名”

    皇帝突然从院门外不请自入,大声道:“笨蛋,全是笨蛋,越猜越远!”

    欢颜立刻起身,楼础随后起身,注意到皇帝只是一个人,可他的匕首却没带在身上。

    皇帝偷听多时,终于忍不住参与进来,向欢颜道:“你还可以,至少猜到了大概。”转向楼础,“你比较令朕失望,比郡主慢了一步,还胡猜一通,不肯坚持己见。”

    “微臣本不以思辨敏捷见长,遇事要多想一阵。”

    “嘿,多想一阵,就这‘一阵’会发生多少事情?别人给你这个机会吗?”

    楼础拱手,“如此说来,陛下真要利用乱民?”

    “朕若实话实说,在计划实现之前,你们两人别想离开皇城半步。”可皇帝已经忍不住了,稍稍停顿,继续道:“兰恂无能之辈,偏偏又受撒谎,可就是他,给朕提供一条妙计。”

    兰将军名恂,皇帝毫不客气地直呼其名,左右看了看,喜欢这两人的无言以对。

    “兰恂出兵一年有余,捷报频传,却迟迟不能平定秦州之乱,他声称部下兵卒太少,无法追击逃入深山的乱民,朕信了,朝廷也信了,所以才要召集各地军队,由大将军亲率西征。”

    皇帝露出怒容,仍无法原谅兰将军的欺骗,“兰恂的无能唯有一个好处:大将军也信了,以为秦州是小乱,指日可定,所以急着率兵进入秦州,以为西京会比东都更安全。”

    楼础忍不住道:“秦州那么多官吏,就没有一个人向朝廷说真话?”

    “有。”皇帝叹息一声,“不止一位,可朝廷没有采信,从去年冬天开始,秦州所有消息都经由兰恂之手,于是捷报更多,而真话几乎不见。”

    皇帝又叹一声,这回是愤恨多于遗憾,道:“你们两人此前的进谏很有道理,朕一心求快,往往绕过朝廷降旨,以至官吏失职,竟然被兰恂恐吓住,不敢上奏地方实情。这是一个教训,今后朕要多派亲信,暗访民间,为朕查漏补缺,监督官员,体察民风。”

    楼础与欢颜对视一眼,这可不是他们进谏的目的,皇帝欲以亲信监督百官,等于将朝廷整个架空。

    两人都没开口,他们已经没有这个资格,皇帝正在兴头上,也不会允许别人打断。

    皇帝的思绪转到别的事情上,想了一会才接着说下去,“朕在今天夏天发现事情不对,原打算召兰恂回京之后,立即治他的罪。可是皇甫家那边出了问题,放走了大将军,朕不得不另想办法。”

    “秦州究竟有多少乱民?”楼础问。

    “难说,乱民时而为民,时而为匪,兰恂前些天向朕承认,官兵勉强保持各城之间的畅通,已有几个月轻易不敢出城。”

    欢颜也问道:“陛下是要让兰家子侄让城吗?”

    皇帝大笑道:“让城?怎么会让城?乱民就是乱民,解决大将军之后,乱民必须被尽快剿灭。朕用一个更简单的办法,让整个秦州的乱民全都扑向大将军。”

    楼础霎时醒悟,“粮草!粮草所在,就是乱民所向。”

    皇帝冷冷地哼了一声,“大军粮草就屯集在潼关以西,消息一旦传出去,乱民必蜂拥而至。大将军若要保粮,就得与乱民恶战,若是弃粮,就只能退守潼关。他若敢退,朕就可以御驾亲征,在阵前以军法斩楼家满门。大将军毕生勇猛,向来有进无退,又急于树立军威,生怕一退之后威名尽丧,所以朕猜他这次也不会退。”

    “大将军若是大获全胜呢?”楼础又问道。

    皇帝神情更冷,“那就让他接着去讨并州、伐贺荣,朕不信他真能天下无敌,朕只要在后方牢牢掌握粮草,就不怕他反咬一口!”

    “还有太子呢。”欢颜提醒道,心里已知道答案。

    皇帝沉默多时,“朕不以一子而轻天下,看他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