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3章、不见了的敌军

作品:《仙在大明

    “好,我们也过去吧!”

    既然前军已经包围了敌军,中军肯定是要前移。

    “殿下,越人狡猾,还是末将过去好了。”

    胡廉一边劝说,一边表着忠心。

    朱桂泼了一盆冷水道:“算了,别浪费时间了,快带路吧!”

    “嗯?”胡廉抬头重新望向脸色冷漠的朱桂,想了想。如果朱桂是个胆小怕事的,他还可以劝,可是朱桂的“形象”,又怎么与胆小怕事挨的上边。

    没办法,只能中军前移。

    “人呢?你们包围的敌人呢?”赶来之后,胡廉立即急急问道。

    “这个,将军,我们是包围了他们,但是一眨眼,人就不见了。”前军军将回报。

    “什么?不见了?”

    胡廉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他现在是应该开心,还是觉得丢人。

    一方面,他是大明的边将,自己手下包围了敌军,都可以让敌军跑了。身为一名军人,一个将军的骄傲,他还是会羞愧的。

    但是另一方面,越人跑了,总比让自己杀了要好。朱桂听了报告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交代道:“既然没了就没了。大军前行,不,立即派出斥候,要快,主要是两翼。”

    前军军将见朱桂没有处罚自己。立即将功赎罪去了。要知道大军作战,谎报军情,害的中军前移,杀头都不算错。

    前军军将这么听话,胡廉就郁闷了,说道:“殿下,难道你认为敌军敢在两翼伏击我们?你也太草木皆兵了吧!”

    这货这么说无形中是在贬低朱桂这个主帅的权威,但是胡廉是个知情人,他知道越人是不会攻击他的大军的。相反,他反而担心派出的斥候真就发现了越人。

    胡廉仗着自己已经投靠,就劝道:“王爷,我军一路都在开阔地带行军,那些叛军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偷袭吧。”

    朱桂有些焦虑不安,他刚才放出神识,并没有发现左右二军。

    虽然有可能左右二军超出自己神识的感应范围,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军之间联络顺畅,是顶顶重要的。这一点没错。

    当然,为了不伤军心士气,朱桂不可能实话实说不仅包围的越军逃了,左右二军也不见了。

    想了一下,朱桂问道:“斥候遭遇三百多骑,这肯定是叛军的主力才有的规模,可对?”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这话说的不错。南方缺马,越人就更没有什么战马了。能有三百多的骑兵规模,那肯定是叛军的主力。

    要知道越人与中原不同。越人的一切财产都归于他们的头领,而战马的稀缺,更是只会出现在实力强大的头领手中。而当一件物资成为了私人的之后,任何人都会努力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所以朱桂拿出地图,指着路线道:“昨天斥候不是发现了越人骑兵吗?他们在什么位置。”

    朱桂询问,立即有负责侦察的指挥同知上前指出道:“在这里,距离我军有五十里。”

    虽然朱元璋搞起了卫所,让一大帮子军人转职为军事农民,但是大明的边军,还是有战斗力的。至少不会发生军将不认识地图,不知道自己在哪,在哪遇敌的事发生。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能拥有这样才能的军将绝对是精英。要知道哪怕是后世,带着指南针与,迷路的也大有人在。

    这个时代,交趾的林子,还能知道己方在哪,遇敌在哪?哪怕不是名将,也是真正的军将。

    朱桂看了他一眼,默默记下,胡廉的部下并不全是饭桶。

    “五十里。”

    朱桂缓缓看着大家:“五十里地,那些骑兵如今何在?难道是逃了吗?还有,敌军又是怎么突围成功的?他们突围后,是退走,还是去了什么地方?”

    其实说到五十里地时,大家都已经明白了朱桂的焦虑何在。毕竟越人的军事素养并不低,传承于秦军军事的越人,50里迂回攻击,在秦朝时秦人可没有少玩。

    而50里也是最佳的迂回距离。这里面包括了后勤、通讯联络等等的要素。

    短了,会被对手的斥候发现,基本上大军斥候也就放出二、三十里,再远就不方便联络了。而敌军在五十里外迂回,就算是激起了漫天尘土,也看不到。

    胡廉急忙道:“莫非是……不!不可能!我们说好的……呃,末将觉得,会不会是敌军在遇到我军的斥候以后,知难而退了?”

    胡廉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与越人的约定,不是一年两年了。大家说好了,不动军队,只劫掠泥腿子们。

    “知难而退?你怎么知道?”朱桂看向胡廉。

    有胡廉这么一个不断送人头的主将在,哪怕是老鼠胆,也很快会长大。更何况越人的胆量一向很大。

    左千户的眼睛一瞪,突然恍然大悟道:“殿下,您担心这是调虎离山?”

    “正是。”

    朱桂把地图收起来:“前军说包围了敌军,但是敌军越不见了。

    我们没有遇上敌军,那么敌军跑哪去了?”

    按照越人习惯,拥有三百骑的越军主力,至少也要有两万五万人马。

    这么多的人马,难道会因为看到己方的大军就逃回了国?

    有这个可能。但那是秦朝与汉朝。

    明朝……呵呵,可能性不大。特别是有胡廉这么一个边将在。

    到了这时候,就是胡廉也觉得这形势有些诡异,只是由于他一直与越人交好,一时间还无法接受。

    既然朱桂提出了可能,左千户作为老朱派给儿子的老军伍,立即分析道:“若是骑兵单独出逃,那他们绝不可能有大军接应。毕竟与其用大军接应,还不如骑兵自己跑回去更安全。而他们先让我们发现了他们的骑兵,后又发现了他们的大军。

    殿下,这是调虎离山。属下担心他们是要劫掠东关。”

    “什么?这不可能!”胡廉下意识的反驳。

    所有人都看向他,但他唯一可以拿出手的只有一条,他与越人的盟约,然而这又是万万说不得的。

    “胡将军,为什么不可能?”左千户反问,他说,“现在左右两军都没有回报,很可能越人有什么小路避开了我军,不然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