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兰兮兰兮A

作品:《旷古绝今一樵夫

    一一六兰识兰香

    一一七兰不以无人而不芳

    一一八兰于幽谷

    一一九兰亦有幸

    一二o芳兰问前路

    一二一幽兰生前庭

    一二二芝兰香自知

    一一六兰识兰香

    人的真诚,人又怎没感应呢?

    当刘志略问及所业所去时,慧能便也坦坦相告了……

    刘志略听后,不但大出意外,更是认定这个兄弟不能不交了。

    怪不得,直觉就感到了人善良之中的通达和智慧,原来人不仅有庄子的审度,还存佛法的润浸……

    想此行广州的郁闷,实质不就一个空字未了吗!

    庄子外天下之深意,

    陶令适性情之标举,

    自己虽也知之识之,但在俗情人高人低、人冷人热时那内里的计较,还是难出得失之宥的吧?

    出家的姑姑,常谓自己悟性天然,看透了名利,实则虽着意不为物累,但名之一字,还是根深蒂固的,人不但终难远之,且还常常因此泛起不快的微澜,凝成磨人的块垒----

    但此遇人遇事不时的内里风波及胸中郁结,还真不耽误和影响生活实实的自在,生命实实的快慰吧?

    那空之一字,确有启人之妙,

    但以空为空,且于空中托付今生来世更极乐永恒,或亦世人百年之大谬吧……

    兰花清雅不同群芳,

    兰叶脱俗有异众草,

    其性虽喜泉之汩汩,林之幽幽,但也从不妄求昆仑瑶池,西天净域,惟寻常溪谷之中自洁自清、自香自馨以舒心目而已

    那兰质慧心的渊明先生,虽少好六经,但秉性却使更近道家生命意趣,一段时间还与热衷修仙的堂弟过从甚密

    但他这位“父则从父”,“母则从母”的手足却在采“上药”、陈“绝粒”、期“帝乡”的沉迷之中鲜活早逝了,这不仅叫先生过早失去了一情投意合的至亲,更使他因此看清看明了所谓得道成仙的荒谬和害人。swisen.com

    所以,先生在结缘庐山一代高僧慧远之时,虽于东林超尘脱俗的世外生活深心向往,但对佛法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净土极乐等等寄与,却是有了洞彻的清醒。

    那成仙也罢,得佛也罢,在先生眼里,不都人非分祈望的殊途同归吗……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生无根蒂,飘若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得欢当作乐,岁月不待人。”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渊明之所以渊明,不就在先生于一己百年更生命有着透澈的反省和了然吗?

    百年难得,人的确应该明明白白的活着,有所追求的活着,并在这一过程中活岀一己的真性情、真意趣,方不负逆旅生命,如隙光阴吧。

    因此,面对世间诱惑更出世间的**,

    五柳先生不但以其清醒的独立人格,自觉坚守了独特的性情,并以此独立独特成就了一己最为自在的人生;

    不但以此独立独特的生命冶炼结晶了世上最为真切、最为隽永、亦最为美妙的诗文,且更为后来的仰望者给出了一个人生探求的实实之辙,生命实现的深深之启……

    想自己的亲姑姑,也曾有过妙曼的年华,其在执意追求西天梦幻的过程之中,或不知不觉就空寂了一生最为美好的光阴吧?

    其心路历程,人难揣测,但于自己婚事前前后后那异常的挂怀关心更眼下对小妹迷佛的力劝力阻此刻想来,是不是亦青春更人生有憾有悔更有悟的某种反省呢……

    这位慧能兄弟那么年轻、那么健壮、那么善良、那么聪明,一生将有多少好日子可以娱乐,多少好物事可以寄托,为什么非要将人生不复,盛年不再的鲜活生命及大好光阴付之虚妄呢……

    是的,佛法启人惠人更可深深玩味,但这一切,是不是只有着落实实人生,方才值人一顾呢……

    不行!

    绝不能让这么难得的兄弟误入歧途,耽误生命,这五柳先生不就最好和最具说服力的生命榜样吗?其《形影神三首并序》,说不定还就是针对时人虚妄之求的……

    竹知其节,兰识兰香,况慧能兄弟还那么熟悉庄子呢?

    与言渊明先生,一定多有共鸣,或更会事半功倍的吧……

    想到这里,刘志略打定了主意,因此即叫慧能帮忙解开行囊取出了陶渊明文集和自己整理的先生年表,不管人主观想法如何,便一意孤行要给慧能开读开讲五柳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