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168.谜影重重(七)

作品:《大明职场

    这小二的殷勤让二人心情颇佳,慕容晴大声说道:“上你们这最拿手的菜,二荤二素,再来一斤米酒。”

    “喝那么多!”姚光启一皱眉:“你酒量很好嘛?”

    慕容晴也不搭理他,催促道:“快点啊”

    小二痛快的答应道:“放心吧,现在不是饭口,肯定上菜快。”一溜烟的向后厨跑去。

    酒菜很快就上来了,小二一边布菜一边说道:“二位客官,您尝尝,这手艺,绝对不是咱吹,谁吃了都想再吃。”

    姚光启从怀里抽出一张一贯的宝钞,笑着递小二:“这些钱够结饭钱不?”

    小二忙不迭的点头:“够,够,何止够啊,再来一桌都够。”

    “剩下的,算是小二哥你的辛苦钱吧。”姚光启笑着斟了盅酒,顺手递给小二。

    这小二激动的连声道谢:“谢谢爷,谢谢大爷,不敢当不敢当爷的酒,爷您有什么吩咐,都交给小的,保证都给您办的妥妥帖帖。”

    姚光启硬拉着小二坐下,一团和气的说道:“我们初来乍到的,对贵宝地还不熟,这里什么地方比较好玩的,哪里的文人雅士多,多给推介推介,免得我们瞎转瞎走。”

    收了姚光启的赏钱,小二简直是感激涕零,话匣子瞬间打开:“原来二位是来游山玩水的,要说我们这的第一名胜,那还得说是南溪泉,那是个温泉,一年四季水温都不变,去那泡一回,那真是浑身舒坦,能治百病啊。”

    姚光启不动声色接着问:“那也是咱们这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吗?咱们宁海有没有本地有名的私家书院或藏书楼,谁家收藏的珍本古籍多?”

    小二热情不减:“一看您就是人,专门找那有学问的地方,您说这个咱还真没注意过,不过要说咱们宁海这,读的最好要数方家,这方家是咱们宁海数一数二的大族,方家世代都出人,宁海读的好的,一少半都是方家出来的,您说的那些个古迹,估计他们家多,要不怎么他们家的孩子读的好呢。”

    姚光启笑呵呵的点头:“你这一说,想必这方家诗书传家,定有古籍善本了,那方家族人都聚居在哪?”

    从饭馆出来,慕容晴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你点子还真多,居然这种时候都能打听出消息,而且居然用这种法子,我对你还真是刮目相看呢。”

    按照小二的指点,姚光启二人很快就来到了方宣镇,据说这个镇子是方姓一组聚居最多的镇子,而且方氏一门的公田、族中公学和几家大户都在这镇子上,进入镇子,姚光启迅速就被震撼了,原因无他,这镇子真叫繁华,街道宽,路垫的很平,两侧的店铺林立,但牌匾都立的极有规矩,一点也不显得拥挤和排他,街上行人不少,走路都没有急匆匆的忙碌样,那份从容写在脸上,印在身上,渗在骨子里。

    “这位老伯有请,请问哪一户是方老爷讳克勤家。”姚光启拦住一位看起来很和善的老者,彬彬有礼的问道。

    “方老爷讳克勤?”可能是姚光启的话稍微有点绕,这老者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稍微琢磨了一下才明白过来,看起来有些不屑,说话的语气微微带着怒气:“哦,你说是方克勤啊,老六的儿子啊,这小子做大官了,还什么方老爷了,在这镇子上,还轮不到他做老爷呢,论辈分,他还的叫我声叔呢。”

    “对,就是方克勤。”姚光启及时的更正了自己的叫法。

    “外乡人,你找他家做什么?”老伯恢复了和颜悦色。

    姚光启笑着说道:“老伯,我们是从山东过来的,受方老爷之命,给家里捎点钱,但方老爷只说家在镇上,没说具体是哪座宅子。”

    老者再次露出不屑的表情:“还给家里捎钱,就他那官,一年才几个俸禄钱,还有余钱给家里捎,一看就是当了贪官了,哎呀,败坏了方家的门风啊。”

    这老伯虽然嘴里叨叨着,但还是领着姚光启二人来到一处宅院门外,这是一座不大的宅院,门脸看起来很是普通,最多也就只是普通的中产之家,方老伯一指:“这就是方克勤的家了,他老娘和儿子都在。”

    姚光启刚要敲门,门自动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这年轻人抬头看见了姚光启,也是一愣,问道:“有礼了,请问,你们找谁?三爷,他们是您的朋友?”

    被称为三爷的方老伯在姚光启身后说道:“他们说是你爹派来的,说是你爹让给家里捎点钱来,我就领他们来了。”

    年轻人警惕的看了眼姚光启,又看了看身后的三爷:“你们真的是家父派来的?”

    三爷对姚光启解释道:“这小子是方克勤的儿子,方孝孺,你们把钱给他吧。”

    方孝孺,姚光启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此人气度不凡,谈吐得体,让人见了就产生一股亲切之感,让人忍不住与之亲近,姚光启笑着从怀里拿出几张宝钞,递给方孝孺:“原来是方公子,这是一千贯,是令尊大人让我们捎给家里的。”

    方孝孺没有伸手去接,而是警惕的说了句:“慢着,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姚光启心想,难道此人聪明绝顶,刚刚见面就看出了自己的破绽?但他经历过大风大浪,面对质疑表现波澜不惊:“方公子不认识我们也正常,我们是方老爷府上的,第一次来。”

    方孝孺往后退了一步:“家父不可能让人捎钱来,他前两天才刚刚回来,他亲手只给我们留下十贯,家父为官清廉,哪来的一千贯这么多钱给我们?你到底是什么人?”

    没等姚光启说话,方老伯质疑道:“你爹前两天回来了?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方孝孺解释道:“家父着急进京,说有一件急事要办,只住了一晚便急匆匆走了,说是没时间挨个拜见乡里乡亲了。至于你们,家父从未说过会有人来,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姚光启觉得事有蹊跷,便急中生智编了个故事:“我们确实不是方老爷派来的,在下的族人多在济宁经商,几年来颇受方老爷的照顾,我们见方老爷廉洁,日子过的实在是清苦,这样的好官竟然,哎,我们心里实在看不下去,可是我们多次进献孝敬,方老爷就是不收,我们家里实在没法子,这才派我来方老爷的老家,给方家送些安家的银子,略表表心意,也算解一解让方老爷后顾之忧,我们心里也略好受些。”

    方孝孺是个正直君子,又不了解父亲任上的事情,哪里听得出姚光启话里的真假,只觉得姚光启话说的恳切,便没了刚才的抵触,笑着将三爷和姚光启二人迎进了屋内,几个人一番寒暄,很快便聊的相熟,气氛热络了不少。聊了几句家常,姚光启顺势将话题转到了方克勤身上:“还不到回吏部述职的日子,方老爷着急赶去京里,有什么要务要解决吗,我在京中也有些朋友,有什么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方老爷平日里对我们多有照顾,我们也想尽一份力。”

    方孝孺此刻完全信任姚光启,毫无保留的说道:“他老人家来去匆匆,具体的什么都没说,只说此事很重要,已经见过老师宋濂什么的,还说什么这么多年的心血什么的,什么机会难得。”

    “看来你爹又要升官了。”三爷没了最开始对方克勤的鄙视,反而通过姚光启的话,对方克勤的为官很是满意:“当今皇上最喜欢勤俭爱民的好官,这样的官不会被埋没的,克勤能勤俭奉公,总算没辱没我方家的祖宗。”

    这一晚,姚光启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在方家住了下来,但这一晚,他又失眠了。爬上方家的屋顶,看着月亮,姚光启再次陷入了沉思,方克勤到底是不是自己要找的线索,他跟天易道人到底有没有关系,顺着这个路子,到底能不能找到李柔?如果最终方克勤这条线是错的,耽误了救李柔,自己怎么对得起李柔?自己岂不要后悔一生?

    “又在担心你的小情人了?”不知什么时候,慕容晴出现在姚光启身后,酸酸的说道。

    姚光启自失的一笑:“我是想,万一顺着方克勤的线查下去,却查不到结果,那我岂不是害了柔儿?”

    慕容晴不屑的撇撇嘴:“那你现在还有别的线索吗?”

    是啊,现在一时想不到其他的线索,姚光启摇了摇头,站起身,看了看脚下的屋顶,自言自语道:“往前走,总强过什么都不做吧!”

    第二天一早,临别之时,方孝孺突然说道:“姚世兄,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经过着一天的了解,姚光启知道方孝孺绝对不是扭捏造作之人,这肯定是有重要的事要说了,便笑着说道:“方大哥有事尽管说,小弟我竭尽所能。”

    方孝孺脸色有些忧郁:“我昨夜想了很久,家父此次回来确实有些反常,语焉不详,又略带伤感,我总觉得可能有不好的事要发生,所以我想跟二位一起上京城走一趟,当面见一见家父,或许能劝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