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提拔潜规则

作品:《乡镇那点事

    在1996年之前,一个普通的干部提拔到副科的岗位和副科提拔为正科,并没有以是否有文凭作为衡量提拔干部的标准。

    这时期提拔一位副职干部,基本上还是乡镇党委书记说了算,只要党委书记看重你,看好你,器重你,只要你摆平了党委书记,那么党委书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否则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党委书记只要向县委组织部长推荐说:“这个人很好用,我希望能提拔他当我的副手。”只要组织部长对这个党委书记不是很感冒,基本上没什么悬念,也不需要后备,下来考核一下走个形式就行了,就像吃一碗干饭一样简单。

    如果欲提拔的干部直接和组织部长很熟。那是想挡也挡不住。组织部长打个电话给某个党委书记:“丁示田在你那里表现还可以吗?”接到电话的党委书记锣鼓听声,心领神会:“唉呀,可以可以,表现很好,各方面的工作都很出色,你部长看重的人还能不行吗!”简单的就像喝一碗粥一样。

    96年以后,文凭渐渐纳入提拔干部的基本要件和依据。中专、大专的文凭就很好用了。这时有许多人从教师中跳槽、改行进入干部队伍。

    这批人赶上了重视文凭的年代,从“臭老九”中华丽转身为“香饽饽”,一张文凭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原来想混个校长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最后一个个都成了副乡(镇)长、副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或局长甚至有的混到了副处以上的职位。文凭给他们带来了确确实实可以看的见摸得着的利益。m4xs.com“知识改变命运”在他们身上做了实实在在的验证。

    为了得到提拔和重用,为了走上领导干部的岗位,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人不得不“与时俱进”。

    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许多人都在想方设法、挖空心思来包装自己,只是许多人都是“草根”出身,半路出家。科班出身的“原装货”还只是少数,又不能让时间倒退去学校“回炉”,如今才知“知识用时方恨少”,恨自己当初没努力学习,考个专科、本科的,也不至于落入如今的尴尬境地,为一张“文凭”而烦恼。

    好在社会上也会根据人的需求而产生的许多应急事物,什么“电大”、“夜校”、“函授”、“党校”应运而生。街头、电杆也出现众多代办文凭的机构。

    原来文凭还有这么多的来源渠道,“树挪死,人挪活”,活人哪能让尿给憋死,世界是人统治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规矩是人类制定的,办法是人脑想出来的。看来弄一张文凭也并非“难于上青天”。

    即使有些不是从街头搞到,进入比较正规的党校镀金的人,据传也没有像学生时代那样正儿八经的在课堂上坐着、听着,只是偶尔去一次半次的露个脸,签个到,考试都能及格、通过。有部分人还是叫别人代考、代读的。

    这让那些十年寒窗,有的是父母穷其一生甚至贷款读大学,指望将来能靠那张文凭改变自己、改变人生、改变家庭的父母和莘莘学子情何以堪啊。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那个连“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都分不清的毕应滔副镇长据说也“与时俱进”了,拥有了一张大专函授的毕业文凭。可见这种文凭的“含金量”有多高,可见这类文凭的含水量有多大。

    丁示田就像鄙视有些领导的水平一样鄙视这样的文凭。他发誓今生不去拿那样的文凭,他要让自己现身说法来证实文凭不等于水平,证明文凭和水平永远不划等号。

    哪怕今生永远只是一个当不上元帅的士兵。他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古华山不是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当官照样能在其它领域造就一番事业,让励志版的故事在他身上演泽,再昭示于身边的人。

    七、八十年代提拔干部、党委书记会对某个干部说:“你的工作干得不错,应该到更高的岗位锻炼锻炼。”这时的党委书记要拔节一个副科级干部是轻而易举的。

    而这时欲被提拔的人还会谦虚着:“书记,我感觉自己还不够成熟,恐怕挑不起这个重担。你还是挑选一位更好的,各方面比我更优秀的……”书记往往会说:“好了,你不用谦虚了,我说你行你就行,就这么定了。”然后直接报组织部就可以了。

    九十年代,干部会主动找党委书记说:“书记,我出来工作多少多少年了,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平时都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在更高的岗位上锻炼锻炼自己,您能不能向组织部推荐推荐……”

    这时只要把党委书记搞定,然后再开个干部推荐会,只要是组织部长点头或是县委某个副职领导帮忙,再往某个领导家里小走小跑一下,事情就能搞定。

    进入二十世纪,一般干部想进入副科行列,就复杂、困难多了,竞争已相当激烈,首先要和党委书记搞好关系,在完全摆平党委书记的情况下,获得他的全力支持并一心把你往上推荐,要么你就得通过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是老乡的老乡,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等人际资源,必须找到过硬的关系才行。

    这时提拔一个副科干部已不是乡镇党委书记能够说了算。甚至组织部长和县委副书记们说了都不算,要县委书记说了才算。你必须看准饺子下笊篱,抓住县里几个正处领导或是个别分量较重的副处领导或是能够领导县里领导的市领导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胜出。

    当然,你要是能找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国家主席帮你那是最好不过了。

    实际上,光有贵人相助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肯跑肯送,勤跑勤送,因为“有跑有送提拔重用,有跑不送原地不动,不跑不送降级使用。”

    在官场的潜规则中,最关键的还是要会跑会送,量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量轻了往往会造成前功尽弃,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严重后果。“天线高,定位准,分量足”才是成功的惟一法则。

    因为行与不行的标准和决定权在领导那里,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明日精彩预告:第四十五章 后院不断起火